袋式除塵技術是隨著環境科學的發展而發展的。袋式除塵技術發展的速度,百年之前并 不快,而埤些每來非常迅速。
織物過濾的雛形已存在幾千年。沙漠旅行者用織物抵御沙流的侵襲;早期的醫生用口罩防止 細菌的傳染;礦;和金屬加工工人用織物過濾粉塵和煙塵,手工業者用濾袋過濾防止污染都是用 織物過濾保護人體健康的早形式。這種型式有的至今還在應用,如圖2-1和圖24所示。
由于細粉塵帶走了有價值的物質,在致力回收的過程中實施織物過濾。這種相當大的緊密 編織的口袋把回收的物質阻留在袋中,隨后進行人工振打和清灰。因清灰前需中斷氣流,故將 布袋分成幾組,分組交替除塵和清灰。為人工清灰、整理打掃問題,這些濾袋常被設置在單獨
的室中,“袋式集塵室” 一詞即由此而來。
早在1900年前,就開始使用端板或管板供安裝和定位濾袋用。19世紀初,比較好臺自動振 打機械裝置才得以問世。1881年貝特工廠的機械振打淸灰袋式除塵器取得德國專利權,早期 的袋式除塵器幾乎是由需要和使用它們的工廠自行設計和制造的,因此濾布加工技術發展緩 慢。1902年英國人休伯特•塞西爾•布思設計制造出比較好臺真空吸塵器。
袋式除塵器的工業生產始于比較好次世界大戰前,制造公司將它們作為空氣凈化自己使用。 有的廠家將自動淸灰袋式除塵器作為各種組裝設備的一部分出售。20世紀20?30年代開發的 振打式和空氣反吹式除塵器技術至今基本沒有什么變化并繼續使用。1929年富樂公司把毛織 濾料大布袋用于水泥窯除塵。反吹風式除塵又有分室和不分室的區別。分別見圖2-3?圖2-5。
20世紀40年代,取得了織物過濾技術中一個極其重大的突破。H.J小赫西(Hersey, Jr)用一個大直徑的毛氈立管制成了空氣反吹法(或氣環反吹法)清灰的袋式除塵器。1950 年氣環逆吹清灰實現了袋式除塵器的連續操作。這種除塵器的特點是處理氣量較大,并能維持 壓力降不變。它雖然原先是為硅石粉而研制,但也可成功地使用在很多其他場合,其外觀如圖
2-6所示。
美國粉碎機公司的T.V.萊茵豪爾(Rei-nhauer)對收集該公司造研磨機所產生的微塵 的途徑做了探討,于1957年獲得了又一個重大的進展。他所發明的脈沖袋式除塵器是利用 壓縮空氣的沖擊力來凈化濾布,并具有無內部運動的特點。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后來的 研究工作大多在于開發新的濾布,原先使用的棉制或毛制濾布的工作溫度限于80*C,以后 開發的高性能化纖濾料耐溫達到220*0。玻纖濾料耐溫達到260°C,金屬纖維濾料耐溫超 過 400*0。
我國工業袋式除塵器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當時的鞍山鋼鐵廠就使用了從前蘇聯引進的 機械振打袋式除塵器。反吹風袋式除塵器化工行業應用較早,60年代在化工生產中作為生產 設備開始應用。1974年河北涉縣鐵廠首先把反吹風除塵器用于高爐煤氣凈化中。之后反吹風 袋式除塵器有著快速發展。
脈沖除塵器在中國是20世紀70年代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設計研究院首先研制成功,大量 推廣是80年代初,當時中小型脈沖除塵器應用很多,但在大量應用后遇到兩方面的問題: 一是技術指標不切合實際,過濾速度偏高,致使一些除塵器運行阻力居高不下;二是脈沖 閥和先導閥性能差,造成清灰不良,使除塵器無法長期穩定運行。這兩方面的原因,使許 多用戶不得不放棄脈沖除塵器而改為反吹風袋式除塵器。20世紀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 脈沖袋式除塵器應用處于低谷。在1992?1996年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工業污染治理 技術叢書(廢氣卷)工程實例中,幾乎全是反吹風袋式除塵器和濕式除塵器的應用實例, 脈沖袋式除塵器實例甚少。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至今隨著脈沖袋式除塵器和配套件技術的 引進,如冶金行業引進的長袋脈沖除塵器,建材行業引進的氣箱脈沖除塵器,電力行業引 進的回轉脈沖除塵器以及脈沖閥、空氣炮、空氣錘等配套件等,使脈沖袋式除塵器在我國 重新得到恢復和發展。同時國內一些科研、設計、學校和企業的技術開發也取得重大進展, 國內設計和生產的脈沖除塵器在應用中運行穩定,技術先進。只是在脈沖閥等配套件性能 方面稍有差距。
在脈沖袋式除塵器濾料研究方面和主機進程相近。1975年10月冶金部建筑研究總院和沈 陽鋁鎂設計院利用參加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環保會議機會攜回針刺氈樣品,經研究開發,第二年 在撫順第三毛紡廠試制出國產針刺氈并應用至今。除個別品種外我國除塵濾料生產規模和技術 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